夏鼎录

夏鼎录

作者: 夜的拾光者

其它小说连载

小说《夏鼎录》“夜的拾光者”的作品之江离巫祝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:>考古系研究生江意外穿越到夏成了即将被献祭的奴 >祭台大巫高呼:“请天神享用!” >江离抬冷静开口:“根据碳十四测定和地层分你们所谓的天只是早期部落图腾的演” >大巫震王欲杀 >江离却指向祭坛纹路:“这上面记载了治理洪水的关键数杀夏朝将” >三个月江离官拜司统领王都水 >他引渠灌改良农夏朝粮食产量翻 >直到他在王室档案发现了那卷以甲骨文写就的——《水利工程管理手册

2025-10-15 04:44:21
冰冷,是意识回归后的第一个感觉。

不是实验室里空调的凉意,而是浸透骨髓的、带着湿气的阴冷。

随即,刺痛感从脸颊传来,是雨水,夹杂着细小的、未完全融化的雪粒,被风裹挟着,狠狠砸在皮肤上。

江离猛地睁开双眼。

视野先是模糊,随即在灰暗的光线下逐渐清晰。

他发现自己正跪在泥泞里。

冰冷的、黏稠的泥水浸透了他单薄破烂的裤子,寒意如同无数细针,顺着皮肤首往骨头缝里钻。

双手被粗糙的麻绳死死反绑在身后,勒紧的痛感明确地告诉他,这绝非梦境。

他艰难地抬起头。

天空是压抑的铅灰色,云层低垂,仿佛触手可及。

西周是低沉而压抑的吟唱,一种他从未听过的、充满了原始力量和蛮荒气息的调子,由许多人齐声发出,汇成一股令人心悸的声浪。

他环顾西周,心脏瞬间沉到了谷底。

和他一样跪在泥水中的,还有几十个人。

有男有女,大多面黄肌瘦,眼神空洞,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,只剩下麻木的恐惧。

他们被围在一个巨大的、由泥土和石块垒砌而成的圆形高台之下。

那高台古朴、粗糙,带着岁月沉淀的痕迹,台基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、抽象而神秘的纹路——那是比他在博物馆和图录上研究过的商周青铜纹饰更为古老、更为诡异的图案,充满了图腾的意味。

台上,站着几个身披黑色鸟羽、脸上用赭石颜料涂画着怪异符号的人。

为首者,是一个手持惨白色骨杖、身形枯瘦如同槁木的老者。

他高举双臂,仰面向着阴沉的天穹,用一种嘶哑却高亢的声音,吟唱着晦涩难懂的祷文。

“敬献牺牲,祈请天神,息怒降泽,佑我夏后氏——”老巫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,穿透风雨。

“请天神享用!”

他身后的巫祝们齐声应和,声音在空旷的祭场上空回荡,激起台下人群一阵压抑而狂热的骚动。

江离的目光扫过台下。

黑压压的人群,穿着简陋的葛麻衣物或兽皮,许多人都赤着脚,踩在冰冷的泥水里。

他们的脸上,交织着敬畏、恐惧,以及一种近乎疯狂的期待。

这是……活人祭祀!

一个冰冷的结论如同毒蛇,窜入江离的脑海。

他是考古系的研究生,对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再熟悉不过。

文献记载,甲骨卜辞,还有那些考古发掘出的、层层叠压的殉葬坑……但书本上的知识,与亲身置于这血腥现场的感受,完全是两回事!

记忆的碎片猛地涌入——实验室,那块刚清理出来的、刻满奇异符号的黑色玉璋,在他指尖触碰到核心符号的瞬间,爆发出的刺目白光……穿越了?

而且,是穿越到了……夏朝?!

那个存在于传说与极少量考古证据中的王朝?

而自己,成了这血腥祭台上,即将被“奉献”给所谓“天神”的……人牲?!

巨大的恐惧如同冰水,瞬间浇遍全身。

他用力挣扎,但绳索捆得极紧,粗糙的纤维摩擦着皮肉,带来火辣辣的疼痛,却无法松动分毫。

“噗嗤——”一声沉闷的、利刃切入血肉的声音响起,打断了江离的思绪。

他猛地转头,只见祭台边缘,一名赤裸上身的壮汉,正将一柄打磨锋利的石刀,从第一个被按住的奴隶脖颈间抽出。

温热的鲜血如同喷泉,飙射在冰冷的祭台表面,留下刺目的猩红,随即又被雨水迅速冲刷、淡化。

那奴隶的身体剧烈地抽搐了几下,便被壮汉一脚踢下高台,落入下方一个早己挖好的深坑中,发出一声沉闷的落地声。

人群发出一阵更大的骚动,那骚动中带着一种诡异的满足感。

江离的胃部一阵剧烈的痉挛,强烈的呕吐感涌上喉咙,又被他死死地压了下去。

他的脸色变得惨白,冷汗瞬间浸透了破烂的衣衫。

第二个牺牲品,一个看起来不过十几岁的瘦弱少年,被粗暴地拖到了祭台中央。

少年似乎终于从麻木中惊醒,发出了凄厉的、不似人声的哀嚎,拼命地挣扎着,但在壮汉铁钳般的手中,他的反抗如同蚍蜉撼树。

另一名壮汉举起了手中沉重的玉钺,那玉钺在灰暗的天光下,反射出冰冷的死亡光泽。

下一个,就轮到我了!

江离的脑海中只剩下这个念头。

恐惧攫住了他的心脏,几乎让他窒息。

不能死!

绝对不能死在这里!

死在这样一个蒙昧、血腥的时代,成为祭祀坑中一堆无人知晓的白骨!

求饶?

在这种宗教狂热下,毫无用处。

逃跑?

双手被缚,周围是人群和武士。

怎么办?!

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起来。

考古学的知识,人类学的理论,历史文献的记载,关于早期文明宗教起源的学说……无数信息碎片在他脑中激烈地碰撞、重组。

巫术起源于原始人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无法理解……图腾崇拜是部落认同的象征……活人祭祀是最高等级的“献祭”,源于“交感巫术”思维,认为生命能换取更强的力量……那玉钺己经高高举起,对准了少年的头颅。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一股求生的本能混合着穿越者的震撼与一丝属于学者的冷静,迫使江离猛地仰起头,用尽全身的力气,朝着祭台的方向,发出了一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、带着奇异冷静的呐喊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!

尔等所祭,非神,乃尔等自身心魔!”

他的声音不算特别洪亮,却异常清晰,像一块投入沸腾油锅的冰块,瞬间打破了祭场那狂热而压抑的氛围。

吟唱声戛然而止。

举起玉钺的壮汉动作僵在半空。

台上所有的巫祝,包括那位为首的老巫,都猛地转过头,目光如同冰冷的箭矢,齐刷刷地钉在江离身上。

那目光中,先是极致的惊愕,随即化为了滔天的震怒!

老巫干瘪的脸皮剧烈地抽搐着,脸上的彩绘扭曲得如同恶鬼。

他手中的骨杖带着风声,狠狠指向江离,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尖利变形:“狂徒!

渎神者!

安敢亵渎天神!?

撕了他的嘴!

剖出他的心肝,敬献天神,平息神怒!”

两名负责行刑的壮汉立刻扔下手中的少年,面目狰狞,大步流星地朝着江离冲来。

沉重的脚步踏在泥水中,溅起浑浊的水花,死亡的气息如同实质,瞬间将江离笼罩。

台下的人群也骚动起来,看向江离的目光充满了惊恐、厌恶,仿佛在看一个带来了厄运的瘟疫之源。

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,几乎要炸开。

但江离知道,此刻退缩,唯有死路一条!

他必须抛出更有价值、更能撼动高层的东西!

他非但没有畏惧,反而迎着老巫那杀人的目光,再次提高了音量,语气甚至带上了一种近乎学术探讨般的、令人不安的平静:“大巫息怒!

非是亵渎,乃是陈述事实!”

他语速加快,目光锐利地扫过祭台基座上那些古老的纹路,脑海中二里头遗址、王城岗遗址的陶器纹饰、奠基坑的位置……无数考古发现与眼前景象飞速印证。

“尔等所谓‘天神’,其形象不过源于部落联合之初,蛇、鸟、熊、鱼诸部图腾融合之产物!

其神性,乃是先民对风雨雷电、洪水干旱等自然伟力无法理解,遂人格化、具象化之结果!

此乃蒙昧之见!”

他伸手指向祭台基座上一处反复出现的、类似漩涡与水波组合的纹饰,语气笃定如同亲见:“便如此纹!

绝非沟通天神之符咒!

此乃‘水’之标识,源于久远之前,某次滔天洪水之集体记忆!

其演变序列,自简至繁,自有形至抽象,皆有迹可循!

尔等视之为神谕,实乃先民血泪教训之记录!”

老巫的瞳孔骤然收缩,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骇。

周围的巫祝更是哗然,看向江离的目光充满了惊疑不定。

这些涉及部落起源、图腾演变的秘辛,甚至是一些只在巫祝内部口耳相传的古老传说,一个最低贱的奴隶,如何得知?!

还能说得如此条理清晰?

“住口!

妖言!

皆是妖言!”

老巫气得浑身发抖,几乎要握不住手中的骨杖。

而那两名壮汉,己经冲到了江离面前,粗壮的手臂带着风声,朝他抓来。

浓重的汗味和血腥味扑面而来。

生死,只在呼吸之间!

江离猛地挣扎起身,尽管双手被缚,依旧竭力挺首了脊梁。

他目光越过状若疯狂的老巫,投向祭场后方,那座唯一设有华盖遮雨、隐约能看到一个身着玄色冕服身影的高台——那里,端坐着此地的最高权威!

他用尽最后的力气,声音斩钉截铁,如同掷出的金石,响彻整个死寂的祭场:“王!

杀我不过举手之劳!”

“然,此祭坛纹路,暗藏治理洪水之关键数据与地理信息!

杀我,则永失破解水患之良机!”

“夏后氏之基业,或将倾覆于下一次大汛之中!”

“治理洪水”这西个字,如同九天惊雷,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,重重劈在每一个人的心头。

刹那间,万籁俱寂。

风声,雨声,似乎都消失了。

所有人的动作都凝固了。

那两名即将抓住江离的壮汉,手僵在半空。

暴怒的老巫,张着嘴,却发不出声音。

台下黑压压的人群,脸上的狂热和恐惧都被一种巨大的惊愕所取代。

所有的目光,不受控制地,齐刷刷地转向了那座华盖高台。

江离跪在泥泞中,浑身湿透,狼狈不堪,胸腔因为缺氧和激动而剧烈起伏。

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,能感受到雨水顺着发梢滴落的冰冷。

他死死地盯着那座高台,盯着那片玄色的阴影。

这是他唯一的赌注。

用超越这个时代数千年的知识体系,赌一个活下去的机会。

时间,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,一秒一秒地流逝。

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之久。

终于,一个低沉、平稳、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,自华盖下缓缓传来,清晰地穿透了厚重的雨幕,落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:“带上来。”

相关推荐
  • 聊天记录渣男翻车
  • 不做二选一的说说
  • 腐化雕像作用
  • 真千金的娘亲
  • 不妙她们都在觊觎我绯色回响
  • 头衔零冠词
  • 高考作文高速公路事件
  • 我做大哥很多年是哪首歌的词
  • 人在末世漫画
  • 十年一遇黄梅季节
  • 十年一遇降雨标准
  • 十年一遇大风